每當小一開學,會見到一些抽抽噎噎不肯進校門的孩子,肩揹書包水壺忙著安撫的父母。習慣被呵護的孩子忽然接下「從此好好照顧自己」的責任單,開始學著管理自己的物品,渴要喝水、冷得穿衣,跟人吵架要想辦法解決,上課聽不懂要舉手。

專家都說,進入小學是小孩走向獨立的重要關鍵時刻。因為小學代表一個更大的社會,老師也無法像幼稚園那樣花很多心力在某一個孩子身上。因此包括人際、學習和生活自理各個層面,孩子會有點像被趕鴨子上架,被迫走入獨立自主的進階關卡。

偏偏有些父母捨不得孩子這麼快長大。為了表達源源不絕的父母之愛,搶著幫孩子做他們已經會或應該自己來的事情,如幫忙刷牙、餵吃飯、整理書包、綁鞋帶;為了搶快、求效率,攔截阻斷了孩子應有的學習歷程,如代寫作業、幫忙洗澡、分擔家事;為了確保孩子不被帶壞,直接下指導棋說不能與誰誰誰當朋友;為了怕孩子被欺負,見到黑影就開槍,同學只是不小心走路撞到孩子就說人家霸凌;為了不想讓孩子被處罰、替他們扛責任,打電話跟老師說孩子遲到是因為你忘記叫他起床;為了不想讓孩子討厭你,只要他們一哭鬧就棄械投降,把界限丟到九霄雲外。

家有小學生的放手四大挑戰

其實,在小學生學習獨立的同時,家長也必須同步調整自己的角色,從事事代勞的保母,轉成只引導不出手的教練。這條轉變之路並不簡單,孩子會使出哀兵之計,撒嬌耍賴,讓你們心甘情願做牛做馬。因此,小學生父母特別需要堅定心志,釐清此時父母的四大挑戰: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滋養孩子心靈的5種話語 文/本田千織


教養孩子時,爸媽一定要使用五種重要的話語,包括「愛的話語」、「打招呼的話語」、「感謝的話語」、「請求的話語」、「道歉的話語」,滋養孩子稚嫩的心靈。

少了任何一種,孩子的人際關係都無法順利。請務必把這些話語傳達給孩子,讓孩子擁有更豐富積極的人生。

1.愛的話語:「好喜歡」十肢體接觸,帶來幸福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潛能開發、培養外語基礎……許多父母積極為孩子打造一條順利的學習之路,但日本 PHP 研究所卻提醒,孩子9歲前,有7件父母不該做的事:

一,過度重視早期教育,卻沒有配合腦部發展的階段。

二,脫口說出「你很糟耶」、「為什麼這點事都做不好」等否定評論。

三,輕忽健康飲食的重要。

四,總是幫孩子收拾妥當,孩子無法藉由收拾培養自立能力。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越來越多的父母喜愛文靜、聽話懂事的男孩,卻討厭調皮好動一刻不停的男孩。但是隨著成人後越來越多「娘化」的男性出現,這個社會又在呼籲陽剛的男性氣質。

到底是哪裡出了錯?

這篇文章反映的問題非常切實,非常重要。希望家有男孩的爸媽們都看一下,我們需要的難道真的是一個「乖乖的聽話的」男孩嗎?

中式教育也許抑制了孩子中最有創造力的一批男孩(和女孩)。

不僅在學習上,而且對男孩子們如何成為敢於冒險而且有但當的人,成為有多方面技能而且能駕馭生活的人,成為陽光的孩子和大人,都有深遠的影響。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體操運動員 Jennifer Bricker

1.她因為天生沒雙腳被父母拋棄了(文章、影片)

2.體操兩生花 無腳妹妹覓金牌姊姊(文章、影片)

 

文章標籤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與家長的溝通的過程中,發現有一類家長到了學校或者培訓機構,交了學費後,就會說:「這孩子我搞不定了,全交給你們了。」對此,我想說,真心的不敢把孩子全托給別人,因為以下這11點,如果單靠老師,那就真的是耽誤孩子了。

1、寫字和握筆姿勢
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星期天的晚上, 飯菜已經上桌, 我呼喚女兒:「吃飯啦。」 「等一下」, 她答。 我先吃了。 幾分鐘後, 女兒走過來, 看了一眼桌子, 問:「我的飯呢?」 伴隨著的是一副忿忿不滿的神情。 我心裡一驚。 她的表情, 她的詰問明明在告訴我: 你應該為我盛好飯的, 為什麼不給我盛飯呢? 7歲的她有一雙好手, 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飯, 為什麼覺得我理所當然得替她盛飯呢?

我立刻找到了原因。 雖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,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, 但是我仍然和許多母親一樣, 不知不覺替孩子做得多了點。

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飯,以至於她認為盛飯這件事是媽媽應該為她做的,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來替她盛飯,反而因為今天沒給她盛飯而不滿起來。是啊,既然是媽媽應該做的,她怎麼會感激呢?

我意識到這是在助長女兒的「受之無愧感」,「受之無愧」是指,某人覺得別人欠了他東西,或者認為別人必須給他特殊待遇。有這種傾向的人認為別人(尤其是親近的人)應該給他想要的事物,別人給了,他覺得那是人家應該做的,他不知感恩;別人沒有給,他就認為別人太不應該,於是就心生不滿和怨恨。受之無愧感強烈的人可能變成一隻「白眼狼」。

前不久在網路上看到的一篇文章,發文人小A 10歲時父母相繼過世,年長他 20歲的姐姐將他撫養成人,並供他上了大學,後來他考上了公務員。姐姐在工廠上班,姐夫在學校門口擺一個小攤。現在姐姐退休了,退休金每月 7500元。姐姐的兒子–小A的外甥考上了外地某個大學的建築專業,學費比本地大學其他專業貴。姐姐家收入銳減,開支突增,財務突然緊張起來。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間是位於嘉義的一間吃到飽的素食餐廳。

由於朋友的推薦,我就前往品嘗了一番,吃完後有些感想...

為了晚上去吃這間素食餐廳,因為是吃到飽的,所以中午隨便吃了一下,直到17:00就前往這間餐廳用餐。

它的價位平日138  假日168

是個還不錯的價位。

文章標籤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,接觸新的事物最深刻的學習方法是透過「比較」像是「自己的父母曾經如何教自己…所以我未來帶小孩千萬不能…。」或著「老大出生後常常….現在懷老二我應該……面對相同狀況。」透過第一次當為人母後,在困難中跌跌撞撞的摸索,才會漸漸了解教導孩子的正確方法。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,要成為一位成功又快樂的媽媽有什麼獨到之處呢?

1. 不要忘記自己的興趣

成為一個母親並不意味著你需要放棄自己的情感和生活,你的興趣愛好同樣很重要。
把閱讀、寫作和運動帶入你的生活,讓它們成為你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吧!即便妳不像以前那樣有很多時間,你依然應當保留你的愛好。如果你能夠做到真正關心自己的需要,那你會快樂很多,也更容易成為一個好媽媽。

2. 不要犧牲自己

文章標籤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公司請你來做什麼?
請你來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
如果你不能發現問題或解決不了問題,你本人就是一個問題
你能解決多大的問題,你就坐多高的位子
你能解決多少問題,你就能拿多少薪水

小董哩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 3